博客
关于我
Java分布式
阅读量:792 次
发布时间:2023-01-27

本文共 250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

Java 分布式开发指南:分布式锁与Raft 一致性算法

分布式锁

在分布式系统中,资源竞争的粒度从单线程升级到进程级。分布式锁的核心目标是在分布式环境下,保证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避免数据竞争和多态性问题。以下是分布式锁的实现条件及技术选型建议:

  • 核心特性

    • 高可用性和强性能:锁的获取与释放必须高效且可靠,无论是主从架构还是高可用性集群都需防止资源不可用。
    • 非阻塞与可重入:支持非阻塞锁机制,避免死锁风险,确保可重入性。
    • 自动释锁机制:应具备锁失效保护机制,防止死锁和资源泄漏。
    • 原子性操作:采用Redis脚本实现原子性操作,确保多步骤操作的完全性。
  • 技术实现

    • Redis作为传统的分布式锁实现之一,提供了可靠的锁机制,但需注意过期时间的管理和锁续期问题。
    • RedissonLock提供了完整的封装,简化了锁的使用流程,适合高性能和高可用性需求的场景。
    • 在主从架构下,需谨慎考虑锁的高可用性,避免因网络延迟或故障导致锁无法及时释放。
  • 权衡与选择

    • 对于对高可用性有极高要求的场景,建议选择基于RedissonLock的实现方案,配备兜底机制。
    • 对于追求更高一致性和容错能力的场景,可以考虑ZooKeeper的实现方案。

  • Raft 一致性算法简介

    Raft(分区心悦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非拜占庭一致性算法。它通过冗余备份和复制机制,确保系统在部分节点故障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以下是Raft算法的核心原理及工作流程:

  • 工作流程

    • 日志复制:所有节点都维护一个日志列表,记录操作请求。日志采用指数增长策略,确保旧日志的及时清理。
    • 角色分工:系统中始终只有一个Leader角色,其余均为Follower。Leader职责包括接收请求、分发给Follower,并管理集群状态。
  • 两阶段提交

    • 阶段一:Leader接收请求并记录日志后,将该操作提交给所有Follower。
    • 阶段二:如果超过半数的Follower复制成功,Leader提交操作,通知所有节点提交相关日志。
  • 优势保证

    • 完备复制:经过多数节点复制后,数据在所有节点均有冗余备份,确保数据不丢失。
    • 严格的一致性:每个节点的日志状态要么完全一致,要么可以通过后续同步自动修复。

  • Leader 选举机制

    Raft算法中的关键环节是领导选举,通过定时器驱动和投票机制,确保在集群中只有一个主导节点。以下是选举过程的详细描述:

  • 定时器的作用

    • 每个节点设置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即表示没有有效的Leader存在。
    • 当节点未收到Leader消息时,触发自我转换为Candidate请求,进入选举状态。
  • 选举流程

    • 自动转换:节点在保管能力一段时间后转换为Candidate,竞争成为Leader。
    • 投票请求:Candidate向其余节点发送投票请求,承诺持有最新的日志信息。
    • 投票计数:若某Candidate获得超过半数支持,则成为新的Leader,其他节点转换为Follower,并重置定时器。
  • 应对选举冲突

    • 若多数节点同时成为Candidate,需随机设置不同定时器时间,避免同时触发多次选举请求。
    • 集群进入新的选举周期,直到解决冲突并产生唯一的Leader。

  • 任期管理

    Raft算法采用**任期(Term)**的概念,每个节点维护自身的任期信息,用于判断消息的有效性。以下是任期的核心特性及工作原理:

  • 任期生成

    • 每次选举后,Leader的任期自动递增,并通知所有节点更新自身的任期信息。
    • 任期信息是一个递增的数,因此收到过期消息时可直接丢弃。
  • 信息的有效性

    • 节点在接收到信息时,首先检查消息的任期是否高于自己的任期。如果消息过期,则直接拒绝处理。
    • 关键日志条目标记其任期信息,确保日志同步过程中的一致性。

  • 投票机制

    投票机制是Raft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RequestVote RPC实现。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及作用:

  • 投票规则

    • 每个节点只能投给拥有相同或更晚日志条目的Candidate。
    • 投票过程中,日志条目的一致性和更新性是核心保证。
  • 具体流程

    • 节点在接收到RequestVote请求时,首先检查请求的任期信息。
    • 比较当前日志条目与请求中包含的日志信息,决定是否进行投票。
    • 若拒绝投票,返回失败状态,避免无法完成的操作产生不一致。

  • 定时器设置

    定时器是Raft算法中用以维护节点状态的一种机制。其设置需谨慎,其中随机设置不同的定时器时间是一个关键优化点。以下是定时器行为分析:

  • 避免并发

    • 若两个节点同时成为Candidate,可能导致双节点均获得较多的投票。
    • 必须设置不同的定时器时间,避免多个节点同时尝试成为Leader,导致选举失败。
  • 时间跨度设置

    • 定时器时间应稍长于心跳间隔,确保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多个节点自想当成Leader。
    • 惼_verified_,,可参考150-300ms的范围,具体数值可根据网络延迟和集群规模进行调整。

  • 日志同步与提交

    Raft算法通过日志复制实现数据的一致性,支持分布式环境下高效的操作提交。以下是日志复制与提交的具体实现流程:

  • 日志复制

    • Leader发送日志追加请求(AppendEntries)给所有Follower。
    • Follower接收到请求后,首先验证请求的有效性(如任期、日志一致性等),再根据日志状态进行相应处理。
  • 日志提交

    • 复制成功后,Leader会将当前操作提交至自身日志列表,并通知Follower进行提交操作。
    • 假如出现Follower节点故障,且无法接收到新的日志,原有的日志复制任务会自动重试,确保数据一致性。

  • Raft算法的优势

    Raft算法具备以下关键优势:

  • 易于实现
    • 系统设计简洁,易于理解和维护。
  • 高容错能力
    • 可以在较多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 日志一致性
    • 强大的日志同步机制,确保所有节点的数据一致性。

  • 总结

    分布式系统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多个节点间实现数据一致性与高可用性。分布式锁提供了资源访问控制的基础,而Raft算法则通过一致性算法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实际开发中,需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锁机制和一致性算法,结合_callable》原则,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转载地址:http://rcryk.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万高薪专业-网络安全(非常详细)零基础入门到精通,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查看>>
    23张图告诉你组建一个网络需要用到哪些硬件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是不是就够了?
    查看>>
    24 WEB漏洞-文件上传之WAF绕过及安全修复_阿里云盾waf绕过怎么修复
    查看>>
    #12 btrfs文件系统
    查看>>
    #3194. 去月球
    查看>>
    24.线程
    查看>>
    #Leetcode# 28. Implement strStr()
    查看>>
    $route 和 $router详解、区别、示例代码
    查看>>
    $scope angular在controller之外调用
    查看>>
    &和&&的区别
    查看>>
    (215:断言失败)函数‘;DFT‘中的type==CV_32FC1||type==CV_32FC2||type==CV_64FC1||type==CV_64FC2;
    查看>>
    (AS3)BitmapData.draw比BitmapData.copyPixel能做得更多
    查看>>
    (discord.py) 有没有办法让 on_message 事件查看嵌入式消息而不是普通消息?
    查看>>
    064:vue+openlayers根据坐标来显示点、线段、圆形、多边形
    查看>>
    (ios实战)单个ViewControl适配不同ios版本xib文件实现
    查看>>
    (Leetcode-字符串-2) 字符串运算
    查看>>
    (type interface {}) to type string
    查看>>
    (zhuan) Evolution Strategies as a Scalable Alternative to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查看>>
    (五)java多线程之Lock类
    查看>>
    (十一) 构建dubbo分布式平台-dubbo简介
    查看>>